close

12801184_1137709736259717_7378578736442563222_n.jpg

這是一件比廢死不廢死更重要的事!!!

 

近期台灣社會不斷發生女童割喉事件

將幾起雷同案件相互對照後發現有幾個共同特徵

最顯著的是反社會人格

 

比起廢死不廢死

我認為反社會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更值得探討

因為唯有從大事件中細部的根本問題下手解決

才能真正有效的解決一個大的問題

 

因此,為甚麼會有反社會人格?

wiki給我的解釋是

"可能是在生長過程中,遇到某些原因導致他們對社會失去信任,進而影響到思想上的異常。"

"為甚麼會導致他們對社會失去信任?"

根據這幾個兇嫌資料對比可知

他們都失業 並且都因失業而心情不佳

因此這個推論應該是可以符合的

 

但是你或許會覺得疑惑,

所以全部都是社會信任不足所致?

我想,一件事的發生並不會只有一個原因

正如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也並非只有單一原因

相信對社會失去信任的人很多 失業的人也很多

因此並非每個對社會失去信心或失業的人都會產生反社會人格

除了剛才提出的外在環境影響

個人內在人格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於是我又google了一下

到底該如何矯正病態人格?

 

"病態人格一旦形成,不易矯正。

因此,必須強調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加強心理衛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防日後人格畸形發展。

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有一定幫助,但是難以根治。

當患者發生危害社會治安問題時,應予以收容。"

也就是說,連亡羊補牢基本上都無法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它連發生的機會都沒有

而根據資料顯示,兒童期及青少年期是重要的教育時期

 

難道我們的兒童期及青少年期沒有教育?

不是沒有教育,只是輕描淡寫就過了

因為大考不考,大考只考國英數社自

因此要如何在教育上提升心理衛生教育這部分,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重點

 

至於廢死不廢死,見仁見智

但無論是廢死或不廢死

都應該清楚明白反社會人格的特徵

根據wiki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有「七無」特徵:

1、無社會責任感;

2、無道德觀念;

3、無恐懼心理;

4、無罪惡感;

5、無自控自製的心理能力;

6、無真實或真正感情;

7、無悔改之心。

 

治療和後果:

"至於已經觸犯法律而接受監獄的心理治療,其效果也不甚樂觀。

一般的治療方法在他們身上成效不彰,

這應該歸因於他們本身的欠缺焦慮和罪惡感、無法相信他人、難以學到教訓等的人格特質。"

 

因此無論是死刑或無期徒刑,理論上都無法改變兇嫌的反社會人格

而在死刑或不死刑這個問題的探討上,即可排除教化可能此一考量

 

我想我要說得都差不多說完了

最後只能希望有能力改變的人能致力改變

讓我們能有個更美好及安全的未來

唯有這樣才能給受害者及受害家屬一個合理的交代

期望每一個明天,都比昨天更好。

arrow
arrow

    Syl_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